當前,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不同地區還在不同程度流行,本市和全國整體疫情處于局部零星散發狀態,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,在人群中的傳播仍持續存在。同時,一些地區還有流感、登革熱等傳染病的流行。“五一假期,人員流動性增加,越是人多的地方,越不能忽視健康防護!”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提醒,本市不同人群新冠病毒免疫水平還存在差距。在此前疫情中,沒有感染而且還沒有完成新冠疫苗免疫接種的人群,仍需通過接種疫苗提升保護。 國內外研究表明,含病毒感染在內,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,會產生較好的保護效果。人體內的保護性抗體隨時間延長而發生衰減。為了提高人群對新冠病毒的群體免疫能力,補齊不同人群的免疫水平差距,下列人員需要接種新冠疫苗。 外出游玩提前規劃行程 外出游玩提前做好行程規劃,做好預約,錯峰出行;關注有關專業部門的旅行提示,了解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疾病流行現狀。 若有身體不適,尤其是老人、孕產婦和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,建議請專業醫生進行健康狀況評估后再決定是否出行。 若自駕游需提前做好出行攻略,避免疲勞駕駛。 注意個人衛生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;遵守咳嗽禮儀,注意手衛生,關注天氣變化,隨時增減衣物;如遇惡劣天氣,盡量減少出行。 建議老人、體弱人群及孩子更要注意個人防護,盡量不到人多擁擠、空氣污濁的場所。 科學佩戴口罩 應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: ★ 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或核酸檢測陽性期間。 ★ 出現發熱、咽痛、咳嗽、流涕、肌肉酸痛、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期間。 ★ 生活、工作或學習的社區、學校發生聚集性疫情時。 ★ 前往醫療機構就診、陪診、陪護、探視時。 ★ 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、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。 ★ 養老機構、社會福利機構及托幼機構、學校、校外培訓機構等重點機構醫護、餐飲.保潔、保安等公共服務人員工作期間。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,進入環境密閉、人員密集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。 外出注意飲食安全 旅途中飲食需謹慎,注意飲食衛生、飲水衛生,不喝生水。應到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正規餐館就餐。倡導“公勺公筷”、“分餐制”等健康生活方式。 野外就餐最好攜帶有密封包裝的食品;打開包裝后的食品應盡快吃完,不食用腐敗變質及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和飲品。 不采摘、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。 做好防護避免蚊蟲叮咬 旅游途中應注意防昆蟲叮咬,預防蟲媒傳染病的發生。應盡量避免在昆蟲主要棲息地如草地、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。 如需進入,應當注意做好個人防護,穿長袖衣服;扎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里。 避免與動物密切接觸 不招惹流浪犬等陌生寵物,一旦被咬傷,應該及時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種門診徹底清洗消毒傷口、接種疫苗、必要時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。 盡量避免進入野禽棲息地,避免接觸病死禽畜。 身體不適,及時就醫 出現發熱、咳嗽、腹瀉、出現皮疹等癥狀時應密切關注,當癥狀加重時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。 就診時,帶好口罩,要告知醫生外出史,以幫助醫生診斷。...
早在二千多年前,我們的祖先就在《黃帝內經?素問》中提出了“五谷為養、五果為助、 五畜為益、五菜為充”的膳食營養平衡的理論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, 傳統的食物消費結構已經潛移默化地發生了變化, 并且 有“西方化”的趨勢,因此必須尋找膳食結構發展的策略,以便正確引導國民飲食消費,保證人民的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。 1.我國膳食結構的現狀 我國地域遼闊,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不平衡。總體來講,目前我國人民的膳食結構正 處在由溫飽型向營養型過渡的階段, 大城市和發達地區已達到小康水平, 少數落后和邊遠地區, 還有一部分人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; 我國居民既有因食物短缺或品種單調所造成的各種 營養缺乏病,如一般營養不良、缺鐵性貧血、維生素A 、 D 、B缺乏病等;同時又有由于膳 食結構不平衡與某些營養素失調或過剩而造成的“富裕型”疾病,如心血管病、腦血管病、糖尿病等。 總的說來, 人民的營養狀況還處于較低水平, 傳統的膳食結構正受到社會經濟發 展等方面的沖撞,食物消費結構正逐步發生深刻的變化。 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的調查資料分析,在我國人民的膳食中, 平均每人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不高, 只有2500千卡左右, 其中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很高, 有400~500克, 他所提供的熱量約為總熱量的75%;蛋白質的攝入量為70克左右(其中植物蛋白約占90%), 由蛋白質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10~15%; 脂肪攝入量較低, 一般為40~60克, 主要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性脂肪,由脂肪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15~18%。 由此可以看出, 我國人民的膳食組成仍以谷糧類和蔬菜類食品為主, 動物性食品所占的比例雖有所提高,但仍然較小,多數省、市地區已達到 1988年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膳食營 養素供給量標準, 也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營養目標, 但是在某些微量營養素方面, 如 鐵、鋅、碘等,全國人均攝入量還都偏低,有些地區甚至缺乏。 2.我國膳食結構得優點 我國人民得膳食結構正是在傳統理論的指導下, 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, 葷 素結合,講究雜食, 各種營養素的配比較平衡。這種傳統的膳食結構具有兩個優點:一是脂 肪的攝入量低,且脂肪中大多數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,不會引起“富裕型”疾病; 二是膳食中的熱量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 這種熱量類型, 結合我國居民的勞動量,持基本 平衡狀態,不會引起肥胖癥。 3.我國膳食結構的缺點 ①各地區、各類人群間膳食結構的差別較大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、人口眾多,...